您好,欢迎访问山东省渔业互保协会官网!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正文

渔业保险迎来发展“新春天”

日期:2020-09-28 16:10:00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分享到:

9月26日,第11期中国农业保险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我国水产渔业保险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为主题,对我国目前渔业保险市场需求强烈,但供给不足的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我国渔业保险存在保障程度较低、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政府应加大财政补贴,调动地方发展渔业保险的积极性,同时保险机构应坚持科技赋能,不断降低“逆选择”道德风险,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渔业保险需求进一步开发和满足,渔业保险将迎来发展“新春天”。

01.jpg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水产养殖总量超过5000万吨,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同年2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加强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改善养殖环境、强化生产监管、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政策支持及落实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智慧渔业协会名誉会长刘延华表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意见。随着不断落实指导意见中的相关政策,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变革升级,新的渔业保险需求也将被进一步开发。

“渔业是一个需要专业养殖技术和风险管理的高风险行业,长期面临洪涝、冰冻、台风、病害等自然灾害、养殖风险,急需保险保障。”中国太平洋保险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农险部总经理助理李烈介绍,目前我国开展渔业保险的省份已在10个以上,主要包括浙江、安徽、广西、上海等,以地方政策性险种为主,商业性险种为辅。2018年水产养殖保险保费6.1亿元,仅占全部农业保险的1%左右,综合赔付率为95.4%。据李烈介绍,我国渔业保险长期存在水产养殖风险保障程度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产品开发难度大、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从保险行业的角度,能够在渔业的各个环节甄别风险、记录风险、预测风险,并了解风险的预防措施和风险对产值的影响,是保险业在渔业领域开展业务的重点关注内容。未来,可以从物联网和生物识别技术作为突破口,利用技术创新开拓渔业保险新蓝海。

针对保险机构对渔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农险部总经理于威表示,渔业保险费率偏低,险企普遍存在产品定价能力不高,查勘手段落后的问题。因此,在渔业保险创新的路上,除了加强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外,新技术也将有效降低“逆选择”道德风险,推动渔业保险实现“低保障广覆盖”。

来自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中国渔业协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太保产险、太平产险等多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保险公司、相关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分别由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峭和研究员赵思健主持。